Song of Solomon 1-4:16; 2 Corinthians 8:16-24; Psalm 50:1-23; Proverbs 22:22-23 錢財,是教會應當謹慎處理的事項。錢財處理的適當,它就會成為應時的供給;倘若處理不當,就可能引起紛爭,甚至使教會偏離了正道,嚴重的甚至會使教會被拆散!保羅對於錢財的處理相當審慎,尤其是在各教會對耶路撒冷弟兄姊妹的愛心捐貲上,他一向是站在監督的位置,對於實際捐貲,則交由各教會推舉之人攜帶,以避免無謂的麻煩。正如此時,保羅打發提多前去哥林多教會之際,“我們還打發一位兄弟和他同去,這人在福音上得了眾教會的稱讚。不但這樣,他也被眾教會挑選,和我們同行,把所託與我們的這捐貲送到了,可以榮耀主,又表明我們樂意的心。這就免得有人因我們收的捐銀很多,就挑我們的不是。我們留心行光明的事,不但在主面前,就在人面前也是這樣。”(林後 8:18~21)財利,是撒但常常用來誘惑人的主要工具之一。錢財,是人人都需要的,然而事實上它並不能使人滿足。但是撒但卻掩蓋這個事實,常利用人的貪念,而使用錢財誘惑人的心思意念與眼目,以短暫的滿足快樂,使人眼光變得短淺或是盲目,以致於看不見神所預備的永生喜樂的滿足。人若被財利抓住了,就會被慾望所刺透,結果就是終日愁苦。感謝主,祂拯救一切眼目轉向祂的人,脫離仇敵惡毒的網羅,使我們得以在基督裡得著滿足喜樂,進入祂的安息。 “你們要以感謝為祭獻與 神,又要向至高者還你的願,並要在患難之日求告我;我必搭救你,你也要榮耀我。”(詩 50:14~15)神所喜悅的祭,乃是人感謝祭!為什麼舊約時代神要人獻牛或羊為祭呢?並非神要吃公牛的肉,或是要喝山羊的血;(詩50:13)而是使人知道這些祭物乃是代替,神所看重的乃是獻祭者的心!換句話說,神看重的真正祭物,乃是獻祭者本身!所以,從舊約時代起,以至於到了耶穌降生之前,以色列人向神所獻的,都不能滿足神的要求,所以有常獻的祭。一方面是因以色列人不明瞭神的心意;另一方面就是所獻的並不能完全滿足神的要求,使人全然成聖。及至耶穌基督降生,親自成為世人的贖罪的祭,至此神的心意完全滿足了;並且因耶穌基督的全然聖潔,所以一次的獻上就成了永遠的祭。除此,耶穌基督,祂也為我們指明了如何獻神所喜悅的祭。所以,獻祭的事至今不曾間斷,只是所獻的祭物,已經從外面的牛、羊,轉變成為以自己為“活祭”獻給神。(羅12:1)其實,這活祭所獻的並非自己,乃是我們裡面的基督;從另一角度來看,這所獻的仍然在耶穌基督一次獻上的範疇之內。人願意如此的獻上,乃是懷著感恩的心,所獻的乃是甘心祭,這就是神蒙神悅納的祭。“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;那按正路而行的,我必使他得著我的救恩。”(詩 50:23)
DavidLi 2025年9月06日,11:18PM
Ecclesiastes 10-12:14; 2 Corinthians 8:1-15; Psalm 49:1-20; Proverbs 22:20-21 富足,一般定義而言,是以自己所擁有的為衡量,直覺地令人想到名與利,甚至所有的物件上。但這是真富足嗎?恐怕許多人存疑!其實真富足,的確建立在自己所擁有,只不過所擁有還必須經過另一道衡量的手續;就是所得的是暫時的?還是能存到永遠的?惟有所得的永遠屬乎個人,才是富足的真定義!若以此為依據,個人的價值觀、甚至行為舉止必會產生極大的變化!因為追求暫時的富足,其焦點置於屬世事物之上;依照世界的律,要有所得,必先付出;當然很少人以少得為滿足,因為個人往往要到竭力的地步,才可能有小成。縱使如此,人也很難因此開懷;因為一時的成功,雖帶來的快樂,但只是短暫的;伴隨著還需想如何竭力地維護。如此看來,人真是苦啊!感謝神,這並非祂為人預定的生活。神為人預備了真財寶,就是祂自己!並且有形有體的顯給世人了,就是基督耶穌!換言之,得著基督或在基督裡,就擁有神一切的豐盛了!這豐盛是可以享用的,因祂是缺乏之時的預備,無倚之時的扶持!單從不會絆跌來看,已除去人大半的懼怕。當然神不僅讓人衣食無缺,祂還能叫人得生命、並且得的更豐盛;至於這生命,不僅僅指地上的生命,還包括了永生!至此,不難發現這富足的衡量,已從人的考量變成了以神為依歸!這帶來甚麼變化?能從屬世的桎梏中得釋放,並進入、且享受神在基督裡預備的屬天豐富!不僅如此,還能成為祝福的管道,使他人也得享此豐盛!最好的例子,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後書 8:1~5所述,“弟兄們,我把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,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,仍有滿足的快樂,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。我可以證明,他們是按著力量,而且也過了力量,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,再三的求我們,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;並且他們所做的,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,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,又歸附了我們。” “死蒼蠅使做香的膏油發出臭氣;這樣,一點愚昧也能敗壞智慧和尊榮。”(傳 10:1)主耶穌常囑咐門徒,在末世時,當儆醒、禱告與忍耐等候;因為我們因著主的話語都得潔淨了,但是撒但在牠可用有限的年日裡,會竭盡所能的誘惑神的兒女從恩典中墜落。現今撒但所使用最厲害的手段,並非是逼迫,而是披上羊皮,偽裝成神兒女的樣式,甚至表現的更加屬靈,口中也常說著神的話,然而其話中卻摻雜了牠自己的話語!若不仔細的分辨,很容易曲解了神話的原意而落入仇敵的圈套。從夏娃受蛇的誘惑的例子,就可明瞭牠是如何蠱惑神兒女的;在創世記3:1~5,“耶和華 神所造的,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。蛇對女人說: 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麼?女人對蛇說:園中樹上的果子,我們可以吃,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, 神曾說:你們不可吃,也不可摸,免得你們死。蛇對女人說:你們不一定死;因為 神知道,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,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。”撒但摻雜自己的話是將神肯定的話語變成疑問句,“蛇對女人說: 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麼?”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問題,的確神並沒有不許他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,唯獨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,是不可吃的。但我們仔細看看原來神的話,“耶和華 神吩咐他說: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,你可以隨意吃,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,你不可吃,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!”(創 2:16~17)很明顯,神的話沒有模稜兩可的語句!祂話是絕對的,且是明確的;但撒但卻將這個絕對性,改變為疑問句!這背後的意義,乃是挑戰神的話!撒但的詭詐,就是牠慫恿人用行動挑戰神。使得原本神的話要使人得生的,卻經過撒但的摻雜後,卻將人引到了死地!其實,罪,就是不遵守神的話!從古至今,撒但這伎倆,仍慣用著!一旦人掉進牠圈套中,就難以自拔。因此,我們必須謹慎與儆醒,既然靠著基督得救了,就當持定神的話語,並以絕對的態度,不用頭腦中去理解、或強解,而是靠聖靈來領受。或有疑惑不解之處,也總先到主面前求問;因為,“神的言語句句都是煉淨的;投靠他的,他便作他們的盾牌。”(箴 30:5)所以,常讀神的話,是相當重要的,更是必要的;因為祂的話是生命的糧,更是征戰時兵器。所以讀經聚會,就是對神話語最好的操練場所,在弟兄姊妹間對神話語的分享中,不但能彼此激勵,同時還能得著更多神話語的豐盛;除此,在屬天的道路上,也多了許多的同伴,可以彼此互相扶持,同進天國。 喜樂的秘訣,在於在基督裡;這樣不僅活的喜樂,並且還得蒙神的記念。所以保羅在腓立比書4:4:“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。我再說,你們要喜樂。”這當如何做呢?如傳道書12:1所說:“你趁著年幼、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,就是你所說,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,當記
DavidLi 2025年9月05日,11:43PM
Ecclesiastes 7-9:18; 2 Corinthians 7:8-16; Psalm 48:1-14; Proverbs 22:17-19 “憂愁強如喜笑;因為面帶愁容,終必使心喜樂。”(傳 7:3)這句話並非叫我們常常憂愁,而是著重我們心的端正;能夠尋索生命,坦然面對屬世的死亡,因為生命的意義在於永生;如此的憂愁必有所得。因此短暫的喜笑相形見拙了。另外,喜笑容易落入放縱或無度的裡面。人生在世不是求短暫的喜笑而已,還要尋求長存的喜樂!而這喜樂就包括在神所賜的永生之中;換句話說,就在基督裡!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5:16~18說,“要常常喜樂,不住的禱告,凡事謝恩;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。”如此顯明了不是憂愁屬地的事物;最貼切的例子,就是保羅在歌林多後書7:8~11所說,“我先前寫信叫你們憂愁,我後來雖然懊悔,如今卻不懊悔;因我知道,那信叫你們憂愁不過是暫時的。如今我歡喜,不是因你們憂愁,是因你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。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,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。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,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。以致得救;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。你看,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,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慇懃、自訴、自恨、恐懼、想念、熱心、責罰(或作:自責)。在這一切事上,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淨的。”保羅雖然起初出於責備,但保羅是基於愛,所謂愛之深責之切;在嚴詞的教導中,的確使受信者陷於憂愁之中,甚至他自己有點懊悔;但見到了果效,人從惡中回轉過來,乃因懊悔而得著堅立;因此保羅在見到果效時,對於先前短暫的憂愁,就算不得甚麼了。相對地,他們所得著的卻是喜樂,是在主裡長存的喜樂。所以,我們也當常省思、尋索,並驗一驗所臨到的憂愁,是源乎神與否?倘若是出於主,那所伴隨的懊悔都將成為長存喜樂的前奏;是與我們有益的。若是出於世俗的憂愁,所帶來的就是死氣了。 分辨憂愁是世俗的?還是從神而來的?這需要智慧,是從上頭來的智慧!在基督裡就有屬天的智慧,行事為人就不會太過、能恰到好處;正如傳道書 7:16~18所言,“不要行義過分,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,何必自取敗亡呢?不要行惡過分,也不要為人愚昧,何必不到期而死呢?你持守這個為美,那個也不要鬆手;因為敬畏 神的人,必從這兩樣出來。”
DavidLi 2025年9月04日,11:24PM
ecclesiastes 4:1-6:12;2corinthians 6:14-7:7;psalm 47:1-9;proverbs 22:16 “我又轉念,…”(傳 4:1,4:7)人的轉念,會帶來或大、或小的影響;至於影響的程度是正面或負面,端看如何轉念、與轉念後的焦點所在。若所見盡是欺壓、不平、嫉妒等,就容易落在虛空裡(傳 4:1~4)。甚至不知勞碌之所為,也是虛空(傳 45:7~12)。倘若我們只見虛空,很容易就落在虛空之中而引動負面的情緒。倘若能深思、得見這些虛空是需要智慧,因而轉念尋求智慧。個人的景況就逐漸地轉向正面;不僅個人得以脫開對環境恐懼外,同時還能對周遭環境也會帶來正面的果效! 不同等的兩方無法同負一軛!然而,保羅在哥林多後書 6:14說,“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,不要同負一軛。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?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?”這是否是針對婚姻呢?還是對於其他的事物上呢?可能是後者的主要成分居多;因為當時哥林多教會的所在地,偶像林立,到處都有廟宇,連食物上都與廟宇有關。所以,保羅特別囑咐他們不要與這班拜偶像的在禮儀上、或生活習慣上有任何牽連。生活,是對人最直接的影響;天國的福音,就是對人生活方式的最大改變,從屬地的轉變為屬天的;能有如此的轉變的關鍵,在於生命的不同!這是出於神的恩典,藉著基督耶穌所成就的。因這恩典,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!不僅活著,還要活出!活出基督的樣式,正是福音的精髓所在。如此看來,婚姻是最關乎生活的,也對生命層面有著莫大影響。因此,在選擇婚姻對象前,“和不信的原不相配,不要同負一軛。”就顯得重要了。倘若雙方同為神的兒女,就有共同的生命在彼此裡面,那麼這婚姻的起步就已經以“好”開始了。其實婚姻一向是神所看重的;二人成為一體,是祂起初所預定的;而這“成為一體”並非彼此屈就,而是活出新的“一”!就是雙方將基督生命的活出。所以,若是同為神兒女的婚姻,就容易在同一根基上結合與建造;同時,這是神看為好的,也是蒙喜悅的。當然在婚姻中只有一方是神兒女,可能這狀況較普遍;那麼保羅這句話還是能成立。他並非要雙方分開,反倒是需更緊密的結合,因為神兒女這一方要付出的更多!或許會覺得負擔太沉重,但不要忘記,愛的來源!神兒女愛的來源是神!當充滿神的愛,又有聖靈的教導,自然能活出基督生命,並能與對方同負一軛了。所以,完全不是靠自己成就這事。有此認知,就可以將所處景況看為屬靈的操練,同時還可藉此傳福音給對方,一舉兩得!更重要的是,如此行絕不會徒然!只要生活上是走在屬靈的道路上,那麼一切的勞苦都蒙神記念;不僅如此,還有主的應許,“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”(太 11:28)這樣經歷操練如何在基督裡得安息,又是另一種福份!
DavidLi 2025年9月03日,11:29PM
ecclesiastes 1:1-3:22;2corinthians 6:1-13;psalm 46:1-11;proverbs 22:15 “凡事都有定期,天下萬務都有定時。生有時,死有時;栽種有時,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;殺戮有時,醫治有時;拆毀有時,建造有時;哭有時,笑有時;哀慟有時,跳舞有時;拋擲石頭有時,堆聚石頭有時;懷抱有時,不懷抱有時;尋找有時,失落有時;保守有時,捨棄有時;撕裂有時,縫補有時;靜默有時,言語有時;喜愛有時,恨惡有時;爭戰有時,和好有時。這樣看來,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?”(傳 3:1~9)的確,就人的觀點,似乎凡事有定期,但歸結其益處是少的,甚至因所得不能持久以致有所失望;更可能因太過明白此理因此失志!正因為凡事既有定數,那還努力甚麼呢?其實這是從人而來的負面思想所帶來的欺哄!倘若落在這網羅中,享樂、怠惰、甚至放縱,就蠢蠢欲動了,絕非人生在世的目的!神造人在世上的目的,乃是成為祂的見證、彰顯祂的榮耀!傳道者看到此點,所以他接著說:“我見 神叫世人勞苦,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。 神造萬物,各按其時成為美好,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。(永生原文作永遠)然而 神從始至終的作為,人不能參透。”(傳 3:10~11)經練,為人所不陌生的一詞;因為人生在世常在“經練”中,尤其這句俗語:吃的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,相信給無數人美好的激勵。但從神而來的經練更佳美好;因為,經練過後結果不同!屬世的經歷,是短暫的;相對地,則是永遠的。希伯來書 12:10~11是一例,“…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,就是義。”其實,從神而來的經練,無論是磨練或是管教,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建造。過程中,能明白神的律,並照著這律行為處事;至於“照著”,起始於遵守、以致於順從,然後到自然而然的地步。如同樹結果子一般,好樹結好果子(路 6:43~44),在神經練過程中,生命特質在轉換!當基督生命生命漸漸活出與長成,所結的果子,完全不同以往,且是被神所稱許與紀念的。既被神所紀念,那結果就能長存至永遠!因此,萬物若按祂的時候與作為,必成美好!以此回顧傳道書前兩章,就不會被“虛空”所吞了。原來神的恩典,就是使我們從虛空中脫出、進入祂同在的豐盛!當然,能使我們得見的此點的,就是智慧!奇妙的是,這智慧的啟示趨向,正表現出我們的眼目定睛所在!若焦點仍在於屬世之上,雖有所得,卻都為暫時的,結局就是虛空! 感謝神,祂使蒙恩之人有另外可見的、定睛的、與盼望的,就是屬天的永恆。更感謝神,在祂恩典中,先將永生安置在信祂之人的心中。不僅如此,還賜人聖靈,使人有聰明智慧與啟示亮光,得以看見、且明白祂造萬物,各按其時成為美好的實質意義!如此看來,尋找各種“…有時”神的定旨,成為最美的期待。既發現而有所得時,就明白自己是與神永恆旨意相關連,進而享受與主同在的喜樂與美好!神,是解決一切虛空的答案!並且因祂恩典使這答案已在我們個人裡面了;“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”(西 2:9)。
DavidLi 2025年9月02日,11:17PM